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其中,生态建筑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生态建筑发展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绿色建筑”是一种人、建筑、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建筑体又称之为“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上个世纪60年代末,美国生态建筑学的诞生,标志着生态理念与建筑设计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结合体。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敏感的国际企业界认识到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将有巨大发展潜力和高额利润,开始把开发对环境无害的产品作为企业牟取利润、提高竞争力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生态建筑设计大大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条件。在国内,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也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人居质量”。进入21世纪后,生态理念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走向新的高度,生态建筑设计重点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时空的延续性和建筑时空的全面性迈进,使得以现代化的科技为支撑,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建筑设计完善统一的生态建筑在宏观上实现了与生态系统的相适应,将人们的生活与环保融合在一起,既保护了生态平衡,又提高了人们居住生活的自然度和舒适度。 一般来讲,作为生态建筑,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更加强调人与环境之间是友好和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生态建筑基地的选择,要远离污染源,充分考虑水源和空气的质量。
(3)设计具有艺术和文化内涵,体现出人文性。
(4)充分考虑到建筑内部与外面的联系,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设计。
(5)在设计中充分体现生态建筑设计时一项多学科综合的项目。
(6)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建筑周边环境。
(7)生态建筑材料的选用,尽量以天然材料为主,体现出自然性的特征。
(8)要配套先进的防污染措施,在能源方面使用节能技术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