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指南,建筑信息综合服务商 服务热线:023-63521803/023-60330210
产业政策:
中国建筑指南欢迎你! 服务热线:400-630-6696

为历史建筑修复立“规矩” 我市发布相关技术导则

   日期:2021-04-21     浏览:223    评论:0    
核心提示:历史建筑,浓缩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其一砖一瓦的修复都大有学问。近日,我市正式出台的《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技术导则》,就对此给出

历史建筑,浓缩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其一砖一瓦的修复都大有学问。近日,我市正式出台的《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技术导则》,就对此给出了明确指引。

渝中区白象街云集了4处市级文物建筑,还有5处区级文物建筑。其中,山西会馆旧址、李耀庭公馆旧址、药材公会旧址等建于清末的建筑,具有鲜明的中西结合的开埠风格,历史价值较高。目前,这9处文物建筑修缮已经全面铺开,预计5月底完工。按照这次发布的技术导则,历史建筑的修复应优先并充分利用原建筑材料,使用替代材料宜选用与原建筑材料相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材料。以江全泰号旧址修缮为例,大到建筑结构,小到室内粉刷,都遵从了“修旧如旧”的原则。


重庆巴人文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余辉告诉记者,在修缮之前,他们对该处建筑物进行了采样,判断原来采用了麻、石灰、炭渣,所以现在做成了纸筋灰墙面。

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布的历史建筑共计五批644处。市住建委表示,新出台的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技术导则,涉及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就是为了给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立“规矩”。

市住房城乡建委设计与绿色建筑发展处副处长田玲表示,他们计划再用两年的时间,对我市历史建筑的要素进行提炼,以图则的形式进行再现,直观地告诉大家历史建筑如何修复。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