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指南,建筑信息综合服务商 服务热线:023-63521803/023-60330210
产业政策:
中国建筑指南欢迎你! 服务热线:400-630-6696

建筑:世界十大建筑师代表作

   日期:2021-11-22     来源:张校长的文化旅游院    浏览:2858    
核心提示: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建筑集结构、造型、彩绘、壁画、雕塑等于一身。人们看建筑,透过砖木的、石质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建筑集结构、造型、彩绘、壁画、雕塑等于一身。人们看建筑,透过砖木的、石质的或是钢筋水泥的结构,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呈现。它不仅有情感的传递,甚至有思想的凝聚,它总在静默中说明和展示着文化的传统和现状。凡属某一时代先进的物质材料、工艺技术等,大都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旧金山召开的第63届理事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日”,以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

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今后“世界建筑日”将与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同期举行庆祝活动,“世界建筑日”即确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创新建筑师代表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195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贝尼马米特,在巴伦西亚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切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的主要作品有: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坦纳利佛音乐厅

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火车站

1993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受邀参与里斯本车站竞图而获得首奖,事实上这个设计远超出计划书所要求的范围。原图计划只是为了1998年世界博览会所需的交通转运站而拟定,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则把该车站设计当成一个城市规划来命题,试图在里斯本北方的一个工业废弃地上,创造出一片城市沃土。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仔细整理了废弃港口周遭的环境,最后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不仅和穿梭各城市间的高速火车衔接在一起,更将普通客车、公共汽车、地下停车场以及城市轻轨线等整合在一块。

在现有的铁道上建车站,卡拉特拉瓦将一个原本分割着住宅区与工业区的河堤变成了两者之间的联络通道。他把车站月台建在距地面11公尺高的桥梁结构上,让原本与铁路垂直的一条大道从铁道下面通过,并延伸了152公尺,这样的设计除了让大道与整个车站建筑群有机地连接起来之外,也加强了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转换的方便性。

在造形设计上,根据卡拉特拉瓦的想法是希望在水泥陆桥上造出一小片树林,他的出发点并非是模仿自然,而是藉由大自然所引发的灵感创造出另外一种建筑的可能性。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认为:“建筑是人为的介入,不能与大自然相提并论,人为的东西本来就不属于自然,建筑艺术甚至永远无法模拟大自然,也不会结果的。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

贝聿铭


(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他的主要作品有: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贝聿铭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贝聿铭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



疯子建筑大师

安东尼奥·高迪


(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结构、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堂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他的主要作品有: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

古埃尔公园

古埃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建于1900-1914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埃尔公园不管是石阶、石柱和弯曲的石椅上都充满了各式的马赛克,全由瓷砖拼贴而成,色彩灿斓,让人有身处梦境之感。古埃尔公园与其他建筑不同,它是个开放式的空间。公园内区分成好几部分,最精华区为主要入口处的石阶,石阶上有一著名的马赛克蜥蜴喷泉,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古埃尔公园的最好的景点。公园并有一个高迪的博物馆,是高迪曾居住过的地方。



解构主义大师

扎哈·哈迪德


(1950年-2016年3月31日)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学习建筑学,1977年从AA Diploma毕业,获得建筑联盟学院本科学位。

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也都出自她手。

她的主要作品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形如展翅的凤凰,是五指廊的造型,造型以旅客为中心,整个航站楼有82个登机口,但是旅客从航站楼中心步行到达任何一个登机口,所需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有五条轨道线路在机场外围整合并列为一组,沿新机场中轴贯穿航站区,依次分别是,京雄城际、机场快轨、R4/S6、预留线和廊涿城际。新机场的地下东西两侧是城际铁路和高铁,中间三条是机场专线和地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双层出发车道边”设计,是四层航站楼,出发和到达分别是两层。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外形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广州大剧院没有垂直的柱子,没有垂直的墙,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是扭曲倾斜的,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

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采用的是“虹吸排水”系统,而剧院表层的石材具有四层结构: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效果,为开放性的石材安装工艺,通过石材间缝收集雨水,随时收集、排放。而在剧场内部顶端,疏密有致地安装了4000多盏LED灯,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

维特拉消防站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桥



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

安藤忠雄



1941年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堂”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结构图



现代建筑的旗手

勒·柯布西耶


(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

勒·柯布西耶是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

萨伏伊别墅

朗香教堂

马赛公寓

在设计马赛公寓的过程中,勒·柯布西耶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一套“模数”系列,这套“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他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

室内重复着立面的风格,略为凸起的卵石饰面,拉毛材料的顶棚,粗面混凝土饰面的立柱、色彩大胆强烈的家具,在一层门厅处墙上挂着柯布西耶的几幅设计作品,包括著名的萨伏伊别墅等,现在的马赛公寓不仅是一个密集型住宅,还是一个缅怀、纪念大师的场所。

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观念上的更新,它把人们从战后乏味的生活中唤醒,远离枯燥乏味的工作,闲暇时的孤独,体会到社区的亲和力,创造出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



艺术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


(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

约翰伍重是丹麦的艺术建筑大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

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作品有: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 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



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瓦·阿尔托



(1898年2月3日-1976年5月11日)

阿尔瓦·阿尔托生于芬兰库奥尔塔内,建筑师,现代派建筑倡导者之一,人情化建筑的提倡者,被认为是北欧现代主义之父。1940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建筑学,卒于赫尔辛基。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形,运用地方传统材料;形式和空间塑造上常采用曲线、曲面和灵活布局的手法。他也是著名的工业产品设计师,设计过家具、餐具等。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他的代表作品有:

德国埃森歌剧院

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

▲帕米欧疗养院的内部色彩模型

帕米欧疗养院墙上悬挂了一幅装裱精致的画作,色彩丰富,画面整体呈现V型布局,这似乎是一幅抽象作品。但是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幅画其实是疗养院的平面图,而画面中的不同色彩则代表了医院内部不同部分的色彩基调。

这幅画由艺术家Eino Kauria经由阿尔托的委任,在建筑选址附近进行创作。唯一的复制品保存在阿尔托博物馆里,于建设即将完成的时候开始创作,并完整的记录了建筑的整体色彩规划。

当两位大师合作时,Kauria被阿尔托对色彩的敏锐度深深地震撼了。阿尔托对于色彩的选择是这样的明确而坚决以及整个医院建筑最终呈现的色彩效果是多么的得丰富。

为芬兰西南部的肺结核治疗建设的帕米欧疗养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并使年轻的阿尔托享誉世界。其中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致力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疗养院的家具以及陈列方式被设计成与建筑空间完美契合的形式,并且每种色彩元素都经过了慎重的筛选。

在20世纪30 年代,在抗生素疗法尚未被发现之前,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被认为是治疗这种可怕疾病的最佳疗法。更加重要的是,疗养院拥有许多采光室。病人的房间通过南向的垂直采光窗与室外的景致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可以瞭望到四周森林景致的屋顶平台,阿尔托设计了可以用来享受日光浴以及呼吸新鲜空气的躺椅。

更加重要的是, 阿尔托学会了通过将色彩作为治疗过程重要角色。以此为主要思想,他将色彩的使用贯穿于整座建筑的设计中。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伦佐皮亚诺


1937年9月14日,伦佐·皮亚诺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建筑商人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1998年获得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

他的代表作品有:

吉恩·玛丽·吉巴澳文化中心

西关国际机场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作为外国建筑史教科书中高技派的最典型代表,坐落于法国巴黎拉丁区的蓬皮杜中心应该是每位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名字。

蓬皮杜文化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这座形如炼油厂、被外露的钢管和层叠的管道所包裹的巨大建筑,像一艘降落在巴黎闹市区的太空船。一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这个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分为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文艺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High-tech)风格。

“蓬皮杜文化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以供内部使用。

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庞大怪物”,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为法国人喜爱。如果说卢浮宫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巴黎的象征。


“高技派”代表人物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先后在1990年因其建筑在建筑上的成就被授予爵士,在1999年获普利兹克奖并在同年获得贵族勋位。可以说没有其他活跃的建筑师比诺曼·福斯特对城市生活做出更大的影响了。

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他的代表作品有:

香港汇丰总部大楼

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耗资52亿港元重建,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而且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门向着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凉爽,节省不少冷气费。加上其设计灵活,可按实际需要轻易进行扩建工程而不影响原有楼层。楼内还有一部文件运输带,可每天自由传送数吨重的文件。

建筑重点是“衣架计划”的设计方案。整个地上建筑用四个构架支撑,每个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桁架所形成的双高度空间,成为每一群楼层的焦点,同时还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间。每根桅杆是由四根钢管组合而成,在每层楼使用矩形托梁相互连接。这种布局使桅杆达到最大承载力,同时把桅杆的平面面积降到最小。

既然从大楼的外侧可以看见构架,设计团队自然想干脆把基本结构暴露出来。不过基于耐久性和抵抗力的需要,还是必须加上一层保护,因此自然得做某种形式的覆面。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中一大物质内容,通过建筑来展现一个国家的地域文化特色。

那些瑰丽而复杂的古建筑,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沉淀后最可信的文化物证。

建筑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下面就跟着社长一起来一场心灵文化之旅吧。

WESTERN

西 方

01

古罗马式建筑

建筑特点:庞大 | 雄伟代表建筑:斗兽场 | 万神庙


“哥要的就是排面”

古罗马帝国虽然已经灰飞烟灭,但斗兽场依旧作为古罗马精神的象征屹立不倒,照耀着欧洲和现代西方的文明。

斗兽场又被成为“弗拉维圆形剧场”。

圆弧形的剧场设计,让现场的回声效果极强,那震撼的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拱顶是古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劵廊。

斗兽场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场,其建筑理念至今被人们效仿。

虽然现在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的气魄与磅礴的气势,仍旧在提醒人们古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


万神庙的形体简洁,几何形明确,它是单一空间、集中式建筑的代表,也是穹顶建筑的典范。

整个建筑最精彩绝伦的地方就是穹顶上的圆洞,按当时的理念,穹顶象征着天宇,穹顶上的圆洞象征着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当天气晴朗时,圆洞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斑,投射在万神庙里,仿佛要唤醒庙里沉睡的众神。

万神庙利用拱劵技术,将希腊风格与之融合起来,成为拱劵式殿堂建筑代表。

这种简洁干净又恢宏浩大的建筑样式,和谐大气,使万神庙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感。

02


拜占庭式建筑

建筑特点:灿烂夺目 | 对称代表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马可教堂

“强迫症的福音”

穹窿顶是拜占庭建筑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体量又高又大的穹顶,往往是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周围设计有一些对称的协调的小部件,所以拜占庭建筑极具对称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拜占庭建筑的思想内核就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以及墙面上大量宗教题材的彩色灰浆画也反映了当时政教合一的权威。

拜占庭建筑风格是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运用波斯豪华的彩色基调以及古罗马式的圆柱、拱形技术,形成了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建筑强调神性,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构造艺术氛围,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又和谐相处,统一了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

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劵,在四个劵之间以对角线为直径,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成为了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的杰作之一。

圣马可教堂是融合了拜占庭艺术、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典型的五座圆顶和金碧辉煌的内部装饰来源于拜占庭艺术。



圣马可教堂在15世纪后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风格,如尖拱门。

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了古希腊的十字形的设计。


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精致的镶嵌画作,这些画作上又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





所以圣马可教堂又被称为“金色大教堂”。


03


哥特式建筑

建筑特点:玫瑰花窗 | 尖耸的塔顶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 | 米兰大教堂

“我要冲上天跟太阳肩并肩”


中世纪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刚经历了麻风病和黑死病的侵袭,导致世界人口骤减三分之二。

人类在经历过灾难后久久难以平息内心的恐慌,所以整个中世纪的美学是病态的。

在当时水深火热的社会环境中,基督教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无所不能的上帝是大众情感慰藉的心灵依托,所以中世纪建筑的风格就是神圣的宗教风。

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就是利用光与色彩,来让人们无限制的接近上帝。

巴黎圣母剧院那绘满了圣经故事的玻璃花窗,从视觉效果上所呈现的炫影,从上方倾泻而来的神圣感,也让教徒产生与上帝只有一线之隔的错觉。



花窗以红色、蓝色为主基调。

蓝色代表天国,红色代表基督教徒的鲜血,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尖耸的高塔、尖形的拱门以及修长的竖柱,都营造出了一种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寓意着人们对上帝的倾慕。




整个建筑以线条、雄伟的外观和内部空阔的空间以及玫瑰花窗的结合,使哥特式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视觉暗示就是“直飞上天”,用高耸的尖塔修饰,给人以向上的神秘感。

飞扶壁的大量运用更突出了哥特式高耸峭拔的特点,上面繁复的装饰雕刻增添了美观性。

哥特式建筑是为了信仰而做的,一切为了上帝。在宗教层面上追求的就是基督教教义的具体化和视觉化。

04


巴洛克式建筑

建筑特点:戏剧性 | 夸张性代表建筑:圣彼得教堂 | 罗马耶稣会教堂

“纸醉金迷就是我”


巴洛克建筑装饰奢华,造型不规则,充满看戏剧效果,颜色艳丽,处处体现着曲线美,设计充满了动感。

相比于其它建筑的规整与秩序,巴洛克建筑风格追求的就是外形上的自由不规则与内部的富丽堂皇。

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奢华,颜色艳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巴洛克建筑装饰奢华神秘,反映了当时世俗的价值观,迎合了贵族奢华、享乐的心态。

随着当时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样的建筑风格也满足了教会炫耀财富的目的。


巴洛克建筑使用昂贵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凸显其富有。这样“媚俗”的审美也使得巴洛克建筑摆脱了神圣的理性制约。

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注重对“人”的刻画,内部装饰的壁画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突破了哥特式、拜占庭庭式建筑禁欲主义的桎梏。

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使人性的光芒照耀艺术,就是巴洛克建筑的最大特点。

与崇高静穆的哥特式风格不同,巴洛克风格建筑走的是享乐主义的路子,所以大家在看到巴洛克建筑的时候,内心会感到激动、欢悦。

巴洛克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它抛弃了建筑原有的对称美和均衡感,将建筑与雕像相融合,使建筑风格产生动态感与新奇感,我们在欣赏巴洛克建筑的时候,会有一种身处美术馆的错觉。

洛克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三个字“我有钱”。

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琳琅满目的装饰都让人梦回那个纸醉金迷的时期。

05


洛可可风格

建筑特点:庞大 | 雄伟代表建筑:斗兽场 | 万神庙

“我这该死的精致甜美”

洛可可风格是在巴洛克建筑风格上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欧洲经济发展已呈衰退趋势,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起巴洛克建筑那样奢华的风格。

而洛可可风格以欧洲文化的衰败为背景,展现了当时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思想情绪。

洛可可风格更多的是体现在内部的装饰上,采用轻快明亮的色彩以及纤巧的装饰,看上去细腻温柔。在色调的张扬与柔和之间,展现贵族宫廷的优雅奢华。

洛可可风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

室内装饰线条都采用弧形,线条具有婉转的特点,创造出一个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多做成不规则的形状,多应用自然题材做曲线,如卷窝、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

可以说,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满足了大家的少女心,体现了现代时尚的流行线条。

洛可可风格经常与巴洛克风格被比较,如果说巴洛克风格是富丽豪华的正宫娘娘,那洛可可就是精致甜美的小公主。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

按照时间线的发展,以上就是西方建筑风格史的演变,下面再跟着社长一起看看中国的古建筑吧。

我国古代建筑的功能和材料长时期变化不大,所以并未形成西方那种鲜明的建筑风格演变。

中国地大物博,下面社长就从寺庙、宫殿和园林这三方面来带大家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

01


悬空寺

建筑特点:壮观惊奇 | 巧构宏制

“要的就是刺激”

顾名思义就是悬挂在空中的寺庙,远远望去,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




登临悬空寺,仰望一线青天,俯首而视,犹如登临仙境一般,腾云皈梦,置身于九天宫阙之间。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惊险,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

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


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融合了南方园林艺术。

02


苏州园林

建筑特点:身处画中 | 一步一景

“文艺小青年就是我”

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无论大家站在哪个点上,都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的美是精心安排的,但同时又不悖于自然之理。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追求对称美,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讲究假山与池塘的配合,假山的堆砌错落有致有自然灵动之美,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塘引用活水,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射。花草树木的运用同样着眼于画意,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讲究远景近景之间的层次,利用长廊显得园林内层次多、景致多,景色逐次展露,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03


故 宫

建筑特点:威严壮丽 | 皇权思想

“天大地大我最大”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中央以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左右各形成住所宫殿。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朱红色的柱子和金黄色的琉璃瓦相互构成,阴影处配上青绿色的建筑彩画,轮廓鲜明,整个建筑物富丽堂皇。

故宫的装饰是极具中华文化内涵的,屋顶的装饰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

The Imperial

Palace



五色之中,中央为黄色。

黄为土地之色,在古代农业社会,土为万物之本。所以故宫所有的宫殿颜色都是用黄色的琉璃瓦。

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采用重檐庑殿顶这种屋顶结构,殿内沥粉贴金,重施五彩,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雪后的故宫,也美的让人窒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是短暂的。

但古建筑是弥久珍贵的,它是人类信仰、文化、道德传承的一种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它不是木头、砖块的集合,是多种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人们为了装下自己的物质世界,给自己的精神寻找一个栖息的空间。

建筑中的虚构谋杀


《曼哈顿手稿》记录了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虚构的发生在纽约不同空间的四段情节:中央公园谋杀案、第42街目击者、坠楼以及街区中并行运动的5种角色,以解构主义的视角探索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叙事性


Narrativity


空间与叙事


随着叙事理论的发展,关于叙事的定义在不断深化。总体上,叙事的本质是具有偶然性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过程。具备叙事性的文本通常具有可再现、可感知、序列性等特征。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衍生出电影建筑、景观叙事等研究领域。




电影《寄生虫》概念图

by Marie Bergeron / Jsu Choi


在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中,叙事要素包括叙事者、媒介、接收者,叙事性通过建筑构件、形式转译、材料等形式介入城市空间,叙述多样性的城市事件。如同舒尔茨在关于存在空间理论中提到的,「建筑空为感知提供场所,是事件的发生器」。


事件空间体系


由于传统的规划设计图纸主要为空间功能服务,难以表达事件、序列和情绪,因此,屈米提出事件空间体系引入非理性的元素,试图剥离出空间中的叙事属性进行研究。


空间-运动-事件图示

(http://emperors.kucjica.org/event-and-movement-in-architecture/)


事件空间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筑形式和使用功能相互影响。空间、运动和事件三个要素的混合构成了完整的城市空间。


在《曼哈顿手稿》中,屈米将三个要素图形化,类比电影拍摄中蒙太奇的手法表征它们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虚构四段具有戏剧冲突的情节,在曼哈顿城市空间中赋予叙事性。



模型


framework



事件-Event


事件是空间中的叙事资源和解读空间的译码,事件的全集可以被视为使用者认知区域空间的资源库。


《曼哈顿手稿》MT1

(http://www.tschumi.com/)


事件独立存在、自有逻辑,是空间叙事性的表征之一,事件的发生在空间中产生时间序列与运动。


空间-Space
在屈米的理论框架中,事件与运动是建筑空间存在的前提条件。事件的发生总有其空间,因此空间是事件的属性之一。


《曼哈顿手稿》MT3

(http://www.tschumi.com/)

空间不只是单纯的物理构件,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投射。与事件相对,空间通过压缩、措置、扭转等形式变换表达其自有的内在逻辑。
运动-Movement
运动代表了时间维度以及由事件产生的序列,可以表示任何动作以及感官与物体的移动。屈米认为,运动是身体入侵空间秩序的过程。不稳定、无法预测的运动创造出意料外的空间秩序。微观的行为、乃至情绪都有可能创造意料外的空间。


《曼哈顿手稿》MT4(http://www.tschumi.com/)

事件、空间、运动相互剥离后,空间叙事所关注的客体就从故事本身转移到空间本身。在屈米的模型框架中,事件的重要性被削弱。这时有趣的脑洞产生了,研究者可以专注于观察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空间发生了什么。人的身体和冲突性的行为被视为解释空间的手段。





四个脚本

scripts

公园-点状空间

手稿的第一部分描述发生在中央公园的谋杀和追捕过程,凶杀现场使中央公园的功能发生置换,扰动了惯常的空间秩序。


街道-线性空间
第二部分以纽约42大街为轴线,强调街道边界的概念。描述42街一系列戏剧化的遭遇,以及事件如何突破空间尺度的约束。
塔楼-竖向空间
第三部分手稿中的事件发生在曼哈顿的某幢塔楼,描述了若干不相关的时刻。不同于前两部分,第三部分的图示纵向排布,在暗示竖向空间的同时,使摩天大楼的具体形象变得疏离。
下坠过程中,城市空间在人的视线中扭曲翻转。在重力的影响下,空间秩序在主观上被打乱重组,产生「漫游」效果。
这一部分的巧妙处在于屈米试图表达出空间「目击」坠楼者的过程。坠楼的过程是对城市竖向空间的入侵,不规则的线条回应屈米在前文提到行为所带来的「暴力感」。

街区-面状空间
第四部分的故事发生在街区的五个角落,屈米拼贴性地置入军队、溜冰者、橄榄球运动员、杂技艺人等具有强烈运动感的角色,同时将帧在空间上平铺开,展示街区空间与功能的彼此错置组合的可能性。

空间与角色建立了充满混沌关系的矩阵。身份、角色、行为、事件的拼贴叠加使街区形态越来越难以控制,但最终却形成内部调和的平稳状态,冗余部分被移除后街区的形式回归简洁。


《曼哈顿手稿》MT4

(http://www.tschumi.com/)



实践
Practice
拉维莱特公园与点阵
由屠宰场改建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采用了点-线-面的空间文本结构,在1987年对外开放。公园占地5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33公顷,每年接纳游客约800万人次。
在拉维莱特公园,屈米的规划设计理念并不强调重现场地原有的场所精神,而是通过解构的手法,放大设计图纸与实际使用的差异,营造疏离感。红色的钢结构构筑物(folie)组成的点阵网络通过扭转、叠置、拆分,剥离了预设的空间功能,创造更多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影像化的城市
技术的革新正在推动行为与空间之间的拉扯进入新的状态,资本化的城市空间开始了下一轮对使用者行为的入侵。
户外LED大屏、建筑外立面投影粗暴直接地显示出城市空间的叙事功能,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同时使城市界面开始影像化和媒介化。
正如大卫哈维在对巴尔的摩的研究中提到,「城市中心使人们不再是空间的积极参与者,而被转化为被动的观赏者」。
受控制的混乱
在快周转的城市开发中,对文脉与怀旧的一味追求常常忽视了社会和使用者的切实需要。剥离功能的空间不在于消灭与调和矛盾,而是微妙地维持它们的存在,即便这些空间是低效率甚至无意义的。
从拉维莱特公园的「无意义」红色构件联想到考现学与《东京制造》中的「滥建筑」,在标准化的城市空间中,戏剧化的冲突大多来自于功能和事件的错置,是事件性和叙事性的根源。向前倒推一步,「疏离化(distancing)」和「陌生化9(defamiliar)」是制造叙事性的重要策略。
回到开头提到的电影《寄生虫》,非常规的视角和镜头语言在日常生活空间中营造陌生化的效果,表达出混乱且有序的叙事逻辑。


不过由于《曼哈顿手稿》并非严谨完整的理论研究,文中图例的映射关系抽象晦涩,引用屈米在题为「Conceptualising Content」演讲中的一段话,也许会对城市空间与使用功能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Architecture is not so much a knowledge of form, but a form of knowledge.”
 
打赏
 
更多>同类建筑赋能

推荐图文
推荐建筑赋能
点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