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2月23日,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布珠江水资源利用与开发调研报告。报告称,由于广东省内河航道多数跨江桥梁净空不足,目前可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舶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7.4%,远低于德国、美国75%和60%的水平,也低于国内一些内河航运发达省份。
此前,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的相关负责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赴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沿珠江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西江、红水河、右江等河流的港口码头、水利枢纽、河流航道进行考察,在掌握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后形成此报告。
广东省内河航运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大小河流2000余条,总长36000多公里;有内河航道里程13596公里,居全国第二位。但是,水电枢纽企业长期以来,在珠江水资源利用上重发电、轻航运,在水利枢纽建设中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或者通航设施通航能力不足。如珠江上游建设的水利水电枢纽,大多没有同步建成通航设施,航运资源破坏严重,广东东江、北江水电枢纽的船闸通航能力很低,严重影响航运生产。
内河航道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业绩隐性化”的特点,往往难以被一些地方领导重视。许多地方对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沿海枢纽港口的关注度和热心,明显高于发展内河航运,存在“重陆轻水”现象。
广东省从“九五”至2008年底8年间,只投资了38亿元用于内河航道建设,仅相当于约4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我省内河航道等级普遍偏低,多数跨江桥梁净空不足,目前可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舶的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891公里,仅占通航里程的7.4%,远低于德国、美国75%和60%的水平,也低于国内一些内河航运发达省份。